- 水环境监测习题(水环境监测题库及答案)
- 2024-07-1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监测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水源地水质监测应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进行。地表水水源地需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29个项目进行监测分析;地下水水源地需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39个项目进行监测分析。其他月份,根据规定的必测项目和增加项目进行监测分析。
水质监测的标志如下: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范围 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利用水生生物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的两种方法!!!急,在线等!
1、生物监测是通过各种手段来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首要的监测方式是利用指示生物,如颤蚓、蛭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摇蚊幼虫,以及某些浮游生物。它们在水体中的存在、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水体污染的程度。污水生物系统监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系统中生物的反应,推断水质状况。
2、主要有:①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如根据颤蚓、蛭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摇蚊幼虫,以及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出现和消失、数量的多少等来监测水体的污染状况。利用污水生物系统监测水体污染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②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监测。水质状况发生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3、利用生物体、种群或群落对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产生的反应来监测水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从生物学角度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区域地表水环境评价
1、水质评价的基本原则: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依据水域的实际功能分类,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单因子分析。评价结果会明确指出水质是否达标,对于超标情况,会明确指出超标的项目及其超标程度,以数据说话,直观呈现水质状况。
2、为了全面了解地表水环境的现状,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对评价区域内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这包括对水体污染源、水文条件、水质状况以及水体的实际使用功能进行详尽的了解,这些信息对于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评价和未来影响预测至关重要。
3、具体来说,该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用途和污染物类别,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包括五大类水质标准、健康标准和生态标准等。 监测方法:指导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机构采集样品、检测数据和信息报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为地表水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是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而制定的标准。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制定标准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每个标准制定的背后都是出于对人的关怀。中达咨询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大家说明一下。
水环境生物监测中,常用的种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有哪些?分别简述之。_百度...
生物多样性测定主要有三个空间尺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α多样性主要关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
原理上的不同:贝克生物指数是一个简易的计算生物指数的方法,并依据指数的大小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选用数据是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为的敏感种和耐污种的种数。
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从2016年的26增加到2021年的23,总生物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水生生物种类从2016年的73种增加到2021年的230种。清洁水体的指示物种比例也从2016年的40%增加到2021年的62%。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水质或环境目标下,某水域能够允许承纳污染物的...
1、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原因(一)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
2、水环境容量是指某水环境单元所能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水体的纳污能力,是指在水域使用功能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受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即在一定设计水量条件下,满足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最大允许负荷量。
3、海洋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结合各海域的使用功能及其环境质量的管理目标,预测该海域内允许排入的污染物的最大量。海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库,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止境地开发和污染,一定范围的海域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数量是有限的,环境容量是我们充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
4、环境容量是指一个区域(或一个生态系统)在承受一定活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各类污染物的最大值。环境容量在环境影响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环境容量可以指导环境管理、规划和决策。
5、【答案】:A、C 水环境容量指在满足城市居民安全卫生使用城市水资源的前提下,城市区域水环境所能承纳的最大的污染物质的负荷量。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标准有密切关系。
6、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前者常被称为自净介质对污染物的同化容量;而后者则被称为大气环境目标值与本底值之间的差值容量。
程水源教授的《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这本书是由程水源、崔建升和刘建秋三位作者共同编著的,它作为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系列的一部分,深入探讨了环境保护与工程项目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