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秸秆回收环保技术要求(小麦秸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4-09-17
秸秆还田弊端怎样解决?
合理施肥:秸秆在沤肥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营养物,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补充土壤中的速效性营养物质,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注意翻压覆盖 秸秆被晒干后会影响腐熟速度,最好边收边耕埋翻压,要进行适当的翻压覆盖,固定秸秆,并促进秸秆快速分解。同时假如该地块酸性较大或者透气性差时,可以施入适量的石灰,30kg/亩就行。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与生物性状 返还土壤养分,节省肥料用量 覆盖还田,抑制杂草生长 节约农时,降低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 秸秆还田的缺点 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范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玉米摘穗后,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面上,直接免耕播种。传统耕作可用圆盘耙或旋耕机粉碎根茬,增施一定的氮肥后用深耕犁翻埋,整平后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小麦。
2、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包括三种方式: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实现秸秆粉碎还田;二是玉米青贮收获,在玉米摘除果穗后或连带果穗直接进行田间收获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实现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果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一)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模式。
3、秸秆经机械切碎后应翻压至15厘米以下,翻压后要及时耙压保墒,以利腐解,旱地墒情不好,还要先灌水,后翻压。(2)补充氮肥和磷肥 由于秸秆中碳/氮比值较高,翻压时,应每亩施碳酸氢铵 15公斤 ( 或相当的氮素 ),过石 ( 过磷酸钙 )30公斤~50公斤。
4、机械化处理玉米秸秆残茬有以下两种方式。(1)秸秆粉碎还田 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配套的秸秆粉碎装置或专用机具将摘穗后直立的玉米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随耕翻作业埋入土中。
5、秸秆还田的方法和技术要点目前的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代化的机收机粉一体式的直接还田方式,另一种是传统的秸秆集中堆沤成肥式的间接还田方式。两种还田方式各有利弊。前一种机械化程度高,快捷便利、省工费时,但是需要深耕掩埋且长时间不能腐解变肥,还会续传病虫害。
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
1、加强领导。成立秸秆禁烧工作指挥部,各村建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秸秆禁烧、清运和综合利用工作。从严处理。对禁烧期间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责任,实施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严明考核。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的个人取消评优资格。
2、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旨在防止大气污染,促进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下是我整理的实施方案,供您参考。
3、为深入贯彻落实县秸秆禁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改善环境质量,防止大气污染,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一)全面禁烧 20xx年夏秋两季农作物收获期间在全镇范围内实行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 (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秸秆还田。
4、《闽宁镇2023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旨在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空气质量,有效防治大气污染。该方案明确要求全镇范围内实施秸秆全面禁烧,清理积存农作物秸秆,消除焚烧隐患,确保重要节假日和春耕生产期间辖区内无秸秆焚烧现象,并提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
5、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秸秆禁烧工作,将其作为深化“蓝天行动”攻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分包责任制、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巩固扩大历年秸秆禁烧工作成果,有效杜绝露天禁烧农作物秸秆违法行为,确保城乡良好空气质量。
6、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确保辖区内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畅通,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多渠道综合利用水平,有效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财产安全,建设美丽乡村,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西秀区2017年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年一熟黄土高原区小麦保护性耕作免耕碎秆覆盖技术要点是什么?_百度...
优势区域布局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将我国主要小麦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优势区内选择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为便于生产中应用,本书暂保留。1亩≈667米2,余同。
玉米免耕直播一年两熟模式 玉米免耕直播→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人工或机械收获→秸秆覆盖→深松或地表处理→小麦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
山西省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概括为:秸秆粉碎+旋耕作业体系,具体实施中有以下3种技术模式。
“麦/玉/豆”模式的内涵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是在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麦/玉/薯”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其复种方式为“小麦/玉米/大豆”。